学 校 名 片
★ 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
★ 中国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单位
★ 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 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 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 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
★ 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
★ 山东省专本贯通培养试点院校
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
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英文School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 Media,简称信息传媒学院,是全国移动互联&机器人职教集团副理事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物联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装备专业委员会理事、山东省虚拟现实(VR)产教联盟秘书长单位、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物联网专业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山东省物联网协会常务理事、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计算机专业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山东省物联信息工程创新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山东省物联网人才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学院现有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影视动画、艺术设计等7个专业。学院已建成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教学团队1 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校级教学团队2个、校级精品课程18门。建有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电子信息、艺术传媒类等校内专业实训室29个,面积3000多平方米,设备价值2100余万元,建有60多家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和训练环境。
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基于职业竞争力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和支撑平台+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率先在高职院校中设立了导师制、三学期制(2学期+工程训练短学期)、13+5(13周知识技能学习+5周综合实训)、10+10等教学组织模式,以创意创新创业中心、研究所、工作室为载体,提高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大力加强学生的个性化和全面发展。学院引进优质教学资源和职业资格认证证书,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联合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与国内外知名企业Cisco、华为、ARM、Intel、微软、ORACLE、H3C、达内、海信、浪潮、威海光远动画等合作,建有山东省服务外包培训基地、东营市黄河三角洲物联网应用技术研究院、思科网络技术学院、H3C网络学院、华为网络学院、红帽学院、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实训基地、Pearson VUE授权考试中心、CIW认证网络高级工程师/网页设计师培训考试中心、全国NACG数字媒体考试中心等,先后获得山东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物联网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亚太地区2013年度优秀红帽俱乐部、中国动漫游戏人才培养示范单位、中国动漫游戏人才培养特色院校、全国书画教学名校和全国高校美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院是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省级培训基地、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
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现有教职工47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占86%,副教授以上职称占16%,全部为双师型教师。有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1人、山东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东营市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48人次取得系统分析员、软件工程师、网络工程师、信息系统监理工程师、高级影视动画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在全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全国数字艺术设计作品大赛等多项赛事中获得大奖。其中,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移动互联技术应用赛项获一等奖,2015、2016、2018年三次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计算机网络应用一等奖。近三年来,获得国家、省一二三等奖120余项,承办2届山东省物联网应用技能大赛。与达内时代科技集团、东软睿道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青岛海信集团、山东卓智软件有限公司、威海市光远动画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联合联合开展了订单式培养,促进学生高品质就业。专升本工作成效显著,近五年来共有253人被本科院校录取,录取率均位于全校前列。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几年来,学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8%以上,连续6年被评为学院 学生工作先进单位,连续5年被评为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连续2年学校目标管理考核优秀单位。
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先后承担和参与了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市局级课题30余项,共计50余项纵横向课题,其中包括国家863课题3项、国家重大专项课题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拥有多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先后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学术创新奖、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山东省计算机应用成果奖、东营市科技进步奖、东营市青年科技奖、胜利油田科技进步奖等30余项。
咨询电话:0546-8081932
学院网址:http://www.dyxy.edu.cn/xxcm/index.aspx
计算机网络技术
国家骨干校重点建设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
【专业概况】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群、山东省高职院校品牌专业群,列入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一流专业、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其中核心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山东省示范专业、省特色专业、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专业。
【培养目标】主要面向信息技术产业、加工制造业信息化、服务外包及新兴网络技术产业(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服务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培养掌握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售前与售后技术支持、网络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网络及安全管理与维护、网络应用开发等技能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施工、网页设计与制作、Linux系统配置与管理、网络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网络互联技术与实施、数据库构建与管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Web应用系统开发、软件定义网络、IPV6网络技术。网络运维方向:信息存储与管理、典型无线传输技术应用、虚拟化技术及应用、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网络安全技术与实施。网络传媒方向:动画设计与制作、动态网站设计与开发、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影视后期设计与制作。
【就业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要面向网络系统设计、网络建设、网站开发、网络管理、网络传媒等领域。初始就业岗位包括布线工程师、网络管理员、WEB前端开发工程师等,发展岗位包括网络实施工程师、网络运维工程师、Web开发工程师等。
影视动画
国家骨干校重点专业、省优质校一流专业
【培养目标】主要面向电视台、影视动画公司、广告公司、文化传媒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影视摄录与编辑、影视特效处理、动画制作、虚拟现实处理、影视栏目包装等创意设计与制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动画运动规律、视听语言、摄影、摄像、原画设计、二维动画设计与制作、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影视特效、数字视音频编辑和栏目包装等。
【就业方向】动画制作公司原画设计、二维动画制作和三维动画制作岗位;市县电视台和影视文化传媒公司影视摄录、影视特效、数字视音频编辑、栏目包装等岗位;摄影及婚庆公司摄影、摄像、图像处理、非线性编辑等岗位。
计算机应用技术
国家骨干校重点建设专业群专业、省级品牌专业群重点建设专业、省优质校重点专业群建设专业、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面向企业和各类事业单位信息管理等岗位,能在计算机应用领域从事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信息网络构建、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岗位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企业信息管理、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企业网站建设与管理、数据库构建与管理、平面设计与制作、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服务器系统配置与管理、网页设计与制作、WEB应用系统开发、WEB前端开发技术、电子商务数据分析、信息安全管理、微信公众平台开发、电子商务视觉设计等。
【就业方向】面向企业和各类事业单位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信息系统开发、电商平台开发运维等工作领域,从事企业信息管理师、软件设计师、WEB前端开发工程师、网站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平面设计及网站美工等岗位的工作。
物联网应用技术
物联网应用技术(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方向)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山东省高职院校品牌专业群,山东省物联网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首批1+X证书试点,山东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项目)
培养目标: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导向,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主要面向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应用行业,以及IOT(物联网)、AI(人工智能)、IT(信息技术)等相关高新技术行业,培养掌握物联网系统集成及软硬件开发、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开发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具备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相关产业岗位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电子工艺与PCB制板、嵌入式基础与实践、无线通信技术及应用、Linux操作系统、Python高级编程、Python项目开发实战、智能小车开发与实战、开源硬件基础与实践、智能终端设计与开发、实用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机器人创新与实践、物联网项目开发实战等。
就业面向:面向IOT(物联网)、AI(人工智能)、IT(信息技术)等相关高新技术产业,从事物联网项目规划与设计、物联网系统集成及产品研发、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等工作。
物联网应用技术(系统集成与应用开发方向,与东软睿道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东软集团创办)联合办学,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山东省高职院校品牌专业群,山东省物联网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首批1+X证书试点,山东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项目)
培养目标: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导向,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创新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育人新模式,培养掌握物联网基本理论与方法,包括物联网数据采集、传输、分析和处理等,具备在物联网及相关领域进行应用开发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面向智能工业、智慧农业、智能家居、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行业物联网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实施、管理和维护等相关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电子工艺与PCB制板、嵌入式基础与实践、无线通信技术及应用、Linux操作系统、智能小车开发与实战、开源硬件基础与实践、Web前端,Java基础、Android应用开发、Python高级编程、DjangoWeb框架实践、Python分布式爬虫、人工智能等。
就业方向:面向物联网应用行业(如电力、国防、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医疗卫生、新型能源、智能建筑、智能交通、智慧旅游、物流等)以及计算机软硬件、通信、网络等IT高新技术产业就业,可从事系统集成设计、软硬件开发、网络运维、智能硬件应用、项目管理、行业咨询、销售等工作。
艺术设计
【专业概况】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于2003年,现为国家骨干校重点专业群建设专业和优质校建设专业群建设专业。修业年限为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面向平面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企业视觉形象设计、装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设计、婚纱影楼等领域,从事平面广告设计、产品包装设计、标志与VI设计、字体与版面设计、装潢设计、室内装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图片处理等岗位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具备艺术创新设计能力,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造型基础、色彩基础、构成设计、字体与版式设计、风景写生、艺术考察、Photoshop、CorelDRAW、广告设计、包装设计、标志与VI设计、室内设计基础、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AutoCAD、室内效果图制作、室内设计、H5新媒体设计等专业课程。
【就业方向】平面广告设计公司、包装设计与印刷公司、文化艺术传媒公司、婚纱影楼、工艺美术公司、室内设计装饰公司以及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从事平面广告设计、标志与VI设计、产品包装设计、H5新媒体设计制作、图片处理、网页美工、室内效果图设计制作和美术宣传等工作。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
【专业概况】原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云计算方向,教育部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项目试点学校,山东省人工智能学会人工智能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秘书长单位,ARM中国嵌入式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示范基地,全国移动互联&机器人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全国人工智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常务理事单位,国家骨干校重点建设专业(群)、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山东省高职院校品牌专业群,5次获得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4次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019年承办了首届山东省人工智能职业教育大会,并牵头发起召开了全国人工智能职业教育集团筹备工作第一次会议。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技术技能,面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等行业,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领域,能够从事云计算系统部署与运维、云计算应用开发与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Java语言程序设计、 Python运维开发、数据库基础、云计算导论、Linux操作系统应用、云计算基础架构平台应用、虚拟化技术与应用、云计算网络技术与应用、云计算开发服务平台技术与应用、云计算应用开发、大数据平台构建等。专业拓展课程:公有云技术与应用、网络互连技术、综合布线技术、云安全技术与应用、局域网组建与维护、HTML5网站开发、云计算服务与创新创业、IT职业素养与沟通等。
【就业方向】初始岗位:云系统运维工程师、云系统部署工程师。发展岗位:云系统架构师、云系统安全工程师、云系统项目经理。
软件技术
移动互联网方向,与达内时代科技集团联合办学
【专业概况】软件技术专业(移动互联网方向)是我校与达内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办学的校企共建专业,现有专业教师8人,企业讲师12人,企业驻校教师3人,校外兼职教师15人。本专业建有4门校级精品课程,出版教材2部,承担校级以上教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各类论文110余篇,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市级以上科研成果或奖励10余项,提供软件咨询与软件开发服务20余项,教学科研成果丰硕。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计算机软件测试员等岗位群,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现代软件开发的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精湛的专业技能、较强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能够从事Android移动端软件开发、测试、维护以及JavaWeb开发等工作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Java编程基础、Java高级开发、移动端UI设计、Android开发基础、Android开发高级、Android项目开发、智能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数据库开发技术、Web前端开发、SSM项目开发、企业顶岗(一年,达内授课)等。
【校内外的实训条件】本专业拥有移动互联网实训室、项目开发实训室、Web开发实训室、虚拟现实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室6个,教学实验设备300余套。与达内集团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1处,拥有教室35间,教学设备1000余套。完备的实训教学环境,为学生实训、实习、就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就业方向】面向大中型软件公司、企事业单位、移动通信企业、电子商务企业等,从事软件系统开发、软件测试、项目实施、系统维护以及软件产品销售、技术支持等岗位。初始就业岗位群包括:Android开发程序员、Web前端开发程序员、Java开发程序员、测试工程师等,发展岗位群包括:Android高级工程师、Web后端开发工程师、架构师、分析师、项目经理等。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