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2023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数字文旅发展论坛在福建厦门举办。故宫博物院多语种网站、故宫博物院藏古文字数字平台在论坛现场正式发布。

故宫博物院借助多语种网站的建立,打造界面简洁清晰、便利海外观众使用、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国际化网站,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故宫博物院多语种网站将原有的英文网站升级为英、法、俄、日、西5个语种,设置了参观、探索、藏品、时讯4大栏目,功能涵盖参观服务、信息查询、全景游览、云逛展览、藏品欣赏、文化专题、故宫资讯等丰富内容。

广告
38岁女领导的生活日记曝光,解密职场有多内涵,令人头皮发麻
×

值得一提的是,网站链接了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以展示院藏文物数字影像,满足海外公众欣赏、研究需求。该网站可同时适配PC端和各类移动端,方便用户在各种设备上进行访问浏览。

故宫博物院拥有以甲骨文、金文、陶文、石鼓文、玺印文字等为代表的丰富的古文字类藏品,故宫博物院历史上也涌现了如马衡、唐兰、罗福颐等一大批优秀的专家学者,在古文字研究方面具有丰厚的学术资源与研究基础。2020年,故宫博物院作为首批成员单位入选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以下简称古文字工程)。

故宫博物院藏古文字数字平台作为古文字工程的规划项目之一,是一项围绕院藏古文字藏品资源整理和开发的数据平台建设项目。该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协助古文字材料整理保护和古文字研究,多维度地收集甲骨文等各类古文字资料,建构服务于古文字研究和文化传播的大数据开放平台。

故宫博物院收藏殷墟甲骨共21395片,收藏量居世界第三。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故宫博物院藏古文字数字平台首批将向社会公开马衡、谢伯殳旧藏300余件甲骨及拓片高清影像。

随着古文字相关藏品的数字化工作持续推进,未来平台将公布更丰富、更多样化的古文字数字资源,满足公众对古文字相关资源的利用需要,提高古文字科研工作的效率,助力四个故宫建设,推动古文字学更好地融入社会信息化潮流。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崔巍